葉俊(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質在于倡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和奢靡之風、提倡廉潔從政以及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等,涉及各領域、各行業的不同崗位。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到學術研究全過程各方面。
落實“三項共識”,胸懷“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廣大青年要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2023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凝聚全院干部學者智慧,旗幟鮮明提出“三項共識”。“三項共識”是對科研工作者胸懷“國之大者”的高度理論凝練。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青年學者,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三項共識”,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重要基礎理論問題、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開展學術研究,立足中國土地、結合中國實際,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學問。胸懷“國之大者”、服務國之所需,這種務實作風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生動體現。
扎根祖國大地,堅持人民至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青年學者,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不是象牙塔。我們要深入人民群眾、基層一線,走進廣袤田野和鄉土社會,真正了解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所求,以高質量的學術研究剖析其中規律、提供政策建議,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學術支撐。
堅定學術理想,坐穩“冷板凳”。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青年學者,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在“內卷”“躺平”的嘈雜聲音中,我們更加需要堅定心中的學術理想,不謀不義之財、不圖虛妄之名,以“坐冷板凳”的精神覺悟從事學術研究,讓我院老一輩學者的優良傳統和學術風范接續傳承。
改進科研作風,深入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做好學術研究的重要方法。對青年學者而言,學術研究既要胸懷“國之大者”,又要做好關鍵小事,要熟練運用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從小切口著眼大問題。調查研究不能走過場、講排場,必須扎根群眾、扎根基層,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正視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中探尋破題之策。
青年有力量,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充滿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者,我們要積極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堅定理想信念,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