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2025-07-18 來源:社科院專刊總第783期 作者:易海濤 馮鈞可
      分享到: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行穩致遠。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國各地圍繞鄉村振興,積極實施鄉村人才振興,鄉村人才振興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鄉村人才隊伍發展狀況穩中向好,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格局基本構建完成,鄉村振興工作者矢志奮斗的雄偉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作為“三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歷年中央一號文件基于年度工作重心的變化,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進行了持續的政策調整與制度創新。通過簡要梳理2018—2025年的政策文本可以發現,中央一號文件關于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表述呈現出漸進式、具體化、精細化的演進特征,特別是針對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戰略轉向有針對性的部署與調整。其戰略導向在破解我國鄉村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方面具有顯著的制度效能,系統性地填補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制度供給與人才需求的結構性空缺,深化了人才對于鄉村振興戰略全局的重要意義。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依據新時代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變化,制定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通過確立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健全人才保障機制三項核心舉措,再次強調“大力培養鄉村人才,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性。

        在中央政策的引領下,全國各地充分發揮鄉村人才示范引領的關鍵作用,建立健全“引育用留”各類優秀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結合各省實際出臺相對應的《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形成“中央政策+地方細則”的立體化制度體系。比如,浙江創新實施“兩進兩回”(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鄉村、鄉賢回農村)行動,進一步暢通人才、科技、資金等下鄉通道。又如,四川依托中央政策要求印發《四川省鄉村人才振興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重點人才項目托舉人才招引、定向培養、在職培訓、人才援助、人才激勵“五大行動”,涵蓋大學生服務基層計劃、千名緊缺專業人才頂崗培養、重點人才群體示范培訓、“科技下鄉萬里行”活動、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民工返鄉創業明星培養扶持計劃等。在中央政策與省級方案的共同托舉下,各市縣鄉村振興一線紛紛出臺具有地方特色、示范效應的人才支持計劃、專項行動、激勵機制,為鄉村人才振興的制度框架與政策體系補齊了“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全國已發布省市縣三級鄉村人才政策文件千余項,涵蓋人才隊伍建設的多個領域,初步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策網絡。

        鄉村人才隊伍發展狀況穩中向好

        近年來,全國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確保鄉村人才隊伍發展穩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各地積極推動鄉村“三農”人才建設與勞動力資源開發。截至2023年底,我國農村實用人才超2300萬人,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逾800萬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達620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107萬個,服務帶動9100多萬小農戶。鄉村人才的充分涌流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維護我國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一體化振興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二是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素質穩步提升。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首次將鄉村各領域人才劃分為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第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五大類,為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素質的整體提升指明了發展方向,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成效顯著。據統計,2024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結構持續優化,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累計培育超900萬人次,獲得農民技術人員職稱、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分別為62.86%、24.83%,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開花結果。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48.8萬名村黨組織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44.0%;共有駐村第一書記20.6萬名,覆蓋全國42.2%的行政村。2021年第四輪“三支一扶”計劃實施以來,全國共選派16.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可見,各領域人才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有利于推進各相關領域的進一步振興。

        三是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在學歷結構上,整體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受過大專及以上高等教育的人才數量大幅上升。比如,浙江義烏探索“一村一青年委員”制度,面向全國招募青年致富帶頭人、返(在)鄉創業青年、優秀大學生等回農村工作,實現全市村社青年委員100%全覆蓋,青年委員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達87.6%,有效破解農村干部年齡知識結構老化、創新創業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在產業結構上,人才分布與形成產業升級方向更趨協同。2023年,全國鄉村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數量同比下降781萬人,涉農第二三產業及新興業態人才快速擴容。

        進一步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新征程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要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政策體系。完善的政策體系是吸引、培育、留住、用好人才的基礎保障。國家層面發布系統完備、指向明確的綱領性文件,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根本的政治遵循、清晰的戰略指引和強大的政策支撐。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的配套方案和特色規劃,則是對國家政策的落實和發展,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上下聯動、貫通銜接的政策框架體系,能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進鄉村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為打造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要加強育引并重,不斷提升鄉村人才質量。一方面,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 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大力開發本地人才是加強農村人才建設、 解決農村人才總量不足的根本途徑。相較于外部引進人才,本地人才具有穩定性強、適應度高、帶動面廣的獨特優勢,對鄉土文化有著天然的認同,對村莊發展有著深厚的情感聯結,是破解鄉村“空心化”、激活內生動力的關鍵主體。另一方面,在激活本土人才存量的同時,戰略性引進外部人才是突破發展瓶頸、注入創新動能的核心路徑。當前,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困境尚未根本解決,急需構建靶向精準、機制靈活、生態友好的外部人才引進體系。

        三要落實服務保障,營造留才環境。當前,鄉村人才工作已從單純的引才階段,邁入構建涵蓋制度保障、公共服務、人文關懷、激勵機制等要素的留才體系新階段。這一轉型要求我們必須以系統思維重構鄉村人才生態,通過精準施策形成政策引力、服務合力、文化磁力的疊加效應,最終實現人才與鄉村的共生共榮。

        四要推進平臺建設,精準使用人才。平臺有利于更好匯聚資源、共享資源,更大限度提升鄉村人才振興。比如,“鄉村振興產業協作發展平臺”旨在打造鄉村振興的交流合作平臺,為全國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借鑒,共同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同時,平臺通過整合優質產業內容、整合行業發展資金、整合鄉村建設案例、整合鄉村振興智庫,落實規劃引領、落實資源鏈接、落實品牌賦能、落實人才培養,圍繞“四整合四落實”逐步摸索鄉村振興實踐經驗,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隊伍建設狀況調研”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當代中國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高瑩(報紙)賽音(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哇嘎在线观看电影| gⅴh372hd禁断介护老人|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中文字幕视频不卡| 欧美日本一道高清免费3区|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 a毛片在线观看|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777丰满影院| 婷婷社区五月天|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强被迫伦姧女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美腿乱| 李采潭一级毛片高清中文字幕|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欧美最猛性xxxx高清| 女人洗澡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一线高清视频在线观看www国产| 欧美熟妇VDEOSLISA18|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按摩|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尤物193yw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