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涵(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作風建設作為黨的生命線,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深刻把握作風建設的核心要義,始終保持并勇于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激發干事創業新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把握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的三大優良作風。延安整風運動通過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實現了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高度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正是通過錘煉黨性、嚴明黨紀不斷優化黨風的生動實踐。正是因為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我們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戴和廣泛支持。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障。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警醒全黨必須始終站在關乎黨生死存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來看待作風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沒有休止符,新時代新征程上,唯有把作風建設融入黨的建設各方面,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才能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才能讓黨的作風建設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必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直面黨內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堅持不懈凈化政治生態,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我們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開展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開展學習教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用高標準的作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聚焦作風建設的關鍵領域
重視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發揮優秀黨員、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乎黨的形象、執政能力和群眾基礎。黨的二十大以來,院黨組提出建設以“三項共識”固根本、“三項承諾”正作風、“三項舉措”守底線的政治建設新格局,身體力行、以上率下,發揮“關鍵少數”示范作用,形成“頭雁效應”。各級領導干部在“嚴”字上以身作則,筑牢政治忠誠,涵養清風正氣,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弘揚優良家教家風等,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良性互動。注重正面引領的同時,定期通報作風問題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領導干部從思想上警醒起來。
重視青年干部的作風塑造,培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其作風如何直接關系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青年干部既處于成長的黃金期,又是風險高發期,必須牢記“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從小事做起、從小節嚴起,摒棄僥幸心理,堅決守住底線、不踩紅線。首先,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其次,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胸懷赤子之心,戒驕戒躁、埋頭苦干。最后,要做到懷德自重、慎獨慎微,培養健康生活情趣,自覺凈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青年干部要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練就過硬作風,將作風建設作為成長路上的“必答題”。
落實作風建設的關鍵舉措
堅持強黨性、正黨風、嚴黨紀一體推進。黨風是黨性和黨紀的外在表現,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黨紀是作風建設的警戒線。必須科學把握三者辯證關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切實把黨性原則、作風表現和紀律保障三者有機融合。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用鐵的紀律約束震懾、治病救人,以黨性強作風、以紀律正作風、以實干優作風,不斷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緊扣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通過持續加強黨內教育和理論武裝,引導廣大黨員自覺踐行優良作風,使清正廉潔、實事求是、紀律嚴明、人民至上和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在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落地生根。依靠長效機制,將作風建設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如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把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指標;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實現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
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口,持續深化糾治“四風”。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重點問題,全面推進黨的作風建設走深走實。“四風”問題具有長期性、頑固性和變異性,糾治“四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深入分析當前存在“四風”問題的新表現、新特點,找準問題癥結所在,制定針對性的整治措施。依托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為監督增加科技賦能,破解“四風”問題線索隱蔽難題。確保教育引導、監督糾治、治理懲戒全鏈條、齊發力,通過標本兼治、系統施治,實現錘煉黨性、正風肅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