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21—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與離退休人員管理辦公室(老干辦)組織離退休干部和離退休干部工作者通過“離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眾號,收看第28場全國離退休干部網上專題報告會。本場報告會邀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作“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遵循——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專題輔導報告。老同志們積極響應,自選時間收聽、收看,并在微信群分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
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于俊霄表示,經過學習,她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路徑方法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她表示,要以此次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刻把握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實踐要求,緊密聯系院所實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強大動力,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創新服務形式,以“嚴、細、深、實”的態度做好離退休老干部工作,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服務保障水平再上新臺階。
近代史研究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李桂華談到,黨員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監督問責,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還要完善制度建設,讓制度成為作風建設的有力保障。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自省,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助力黨的作風建設,為黨和人民事業貢獻力量。
近代史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周溯源認為,每個黨員都應該提高政治站位,把對黨負責與對自己負責統一起來,用“三嚴三實”要求自己,立德立功立言,做合格的共產黨員,為黨風建設作貢獻。他表示,“黨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我們既要搞好自身建設,也要影響和幫助家人、朋友”。
近代史研究所原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副所長李樹東談到,“通過認真學習領會,我進一步認識到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黨性修養,不斷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繼續做有益于黨和人民的事情”。
近代史研究所原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副所長趙葛田談到,作風建設是黨建的永恒課題,是密切黨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的關鍵所在。作風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中央八項規定是新時代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也是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
近代史研究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生活委員王利軍談到,黨員要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養,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培養優良黨風政風,認真履行責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理認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從外在看,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形象;而從內在看,體現的是黨員干部的素質。作為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名普通人,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
在職干部黨員聶永梅認為,作風問題本質是黨性問題,黨員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牢記初心使命,保持對黨忠誠。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她表示,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作風建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筑牢廉潔自律防線,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力量。
退休干部黃紀蓮、古為明、張顯菊、衛香朋、李鋼、雷光等老同志一致表示,此場報告深入淺出、啟迪智慧、發人深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堅定決心推進作風建設,成效顯著。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帶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帶頭立家規、嚴家教、正家風,以“小家”清廉助推“大家”清正,做良好家風的“建設者”,當好黨的作風建設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讓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