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訊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細悟篤行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7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在京舉辦專題黨課報告會。金融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利民主持會議,所長、黨委副書記張曉晶以“深刻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對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的繼承和創新——《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學習體會”為題講授黨課。
張曉晶表示,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高度、思想深度、實踐厚度,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為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了重要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科學體系。其出版發行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上的大事,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的大事。
考慮到《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的源頭,張曉晶簡要回顧了馬克思《資本論》研究的基本歷程,提出要把握從馬克思《資本論》到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再到巴蘭和斯威齊《壟斷資本》、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的思想演進脈絡。之后,他概要分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的最新成果,涉及金融資本主義演變、資本“時—空修復”機制、“金融剝奪”“金融霸權”等多方面內容。基于以上理論回顧,他認為,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具有重要原創性貢獻。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經濟與金融共生共榮,要歷史地、發展地、辯證地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存在的各類資本及其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等,都是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觀點,為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張曉晶認為,“兩個結合”是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個實際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實際,這個實際要求我們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強調金融以人民為中心、助力共同富裕,把握好新時代資本特性和行為規律,開辟馬克思主義資本理論新境界。另一方面,要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結合”要求我們不僅要深入總結中國歷史上的經濟金融實踐、賡續中國傳統經濟金融思想,還要領悟吸收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政治哲學精華,整體把握中國金融的“精氣神”。以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為基本內核和根本遵循,立足“兩個結合”,加快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是我國金融理論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首要任務。全所科研人員應有時不我待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拿出真正有分量、代表“國家隊”水準的學術成果,為加強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作貢獻。
王利民表示,報告內容對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有深刻領悟,講解全面、理論扎實、事例生動,為全所加強研究提供了參考范例和最前沿的思路。全所人員要認真研讀《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進一步加強對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的研究闡釋,為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貢獻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全體同志以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工作人員參加學習報告會。
(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