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強徽州文書、家譜、方志等一手資料收集、整理與研究,5月20—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赴安徽開展學術調研,并與當地高校、文博機構進行座談,協商建立長期協作機制,推動資源共享。
在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該中心主任周曉光回顧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前輩學者周紹泉、欒成顯先生與安徽大學的深厚淵源,表示雙方通過長期合作在開創徽州文書整理方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主任解揚表示,繼續傳承這一歷史脈絡是兩個“中心”的共同愿景,雙方今后將在豐富館藏、把握徽州文書的特性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發掘徽州文書的價值。座談會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一行參觀了徽州文書展陳。
在黃山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一行參加了“推進徽州文化研究與傳播”座談會。黃山學院黨委書記李鐵范、副院長姜紅及黃山市檔案館、徽州文化博物館的主要負責同志出席。與會人員就如何實現徽州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激活徽州文書的特性、加快“數字徽學”的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進一步挖掘徽州文化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傳承發展的獨特價值,有賴于全國各地徽學研究力量加強團結,積極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共同構建徽學研究學術共同體。
中心一行在黃山市先后考察了篁墩村、徽州古城、歙縣雄村、棠樾村,參觀了徽州歷史博物館、歙縣紫陽書院,并參訪了民間文書收藏地,為后續系統收集整理徽州文書、開展定點田野調查做準備。
在安徽師范大學,該校歷史學院與中心一行進行座談。雙方表示,將建立常態化、多層次的交流平臺,促進青年徽學人才培養,在凝聚學界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徽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道勝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雙方機構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表示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今后繼續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世華提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要在引領徽學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組織全國徽學研究力量,共同推動“徽學大辭典”“徽學數據庫”等學科重大項目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源媛表示,在調研學習中尋求切實合作、促進徽學研究持續健康發展,是調研小組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安徽師范大學在資料收集、整理、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傳統,雙方在優勢互補、學術互訪等領域還存在很大合作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此次調研以“交流合作”為主線,串聯起文書研究與田野考察,形成“學術研討—實地調研—合作規劃”三位一體模式。(邊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