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高瑩)4月27日,2025年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中國衛生法治發展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
法治藍皮書系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組織編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此次發布的系列成果中,《中國法治發展報告》聚焦2024年國家法治建設整體情況,深入分析我國人民法治、市場法治、平安法治、生態法治、監督法治、數字法治、涉外法治等各個領域的進展,認為該年度中國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回顧總結2024年全國各地法治實踐,就全過程人民民主、法治政府、司法建設、社會治理、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探索進行剖析、研討和提煉。《中國衛生法治發展報告》從醫療衛生改革、醫政服務、執法監管、重點群體保障等方面,總結了2024年中國衛生法治建設的進展和成就。
“法治藍皮書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國法治建設的前行軌跡,為國家法治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主編陳甦認為,法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希望通過法治藍皮書系列成果的發布,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法治建設的更多關注和更深入的思考,激發更廣泛的力量投入法治建設事業。
會議還發布了2024年度法治創新案例,分別為:北京市打造全國首家省級一體化政策服務平臺(“京策”);北京檢察機關實施全域數字化轉型,推動法律監督系統化智能化;上海創新政策公開全流程,服務政社合作,助推政策落地見效;江蘇高院推進“執破融合”改革,釋放制度效能,實現雙向良性循環;杭州人大構建法治政府建設人大數字化監督地方標準;寧波市江北區推進“一類事”增值化服務改革;山東煙臺以“政務公開+數字賦能”實現企業減負監管增效;廣州中院探索司法公開標準體系建設,打造司法透明新標桿;珠海市打造“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務平臺”;四川以“法治賬圖”提供系統指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走深走實。
據介紹,年度法治創新案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法治藍皮書工作室自2025年起聯合《法學研究》編輯部、《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共同評選,目的在于總結各地在落實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開展的實踐探索,分析、挖掘其中可復制推廣的經驗,以推動相關領域的法治進步。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冀祥德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田禾主持會議開幕式。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承辦。